陌上风光浓处。第一寒梅先吐。待得春来也,香销减,态凝伫。百花休谩妒。
陌上风光浓处。繁杏枝头春聚。艳态最娇娆,堪比并,东邻女。红梅何足数。
陌上风光浓处。日暖山樱红露。结子点朱唇,花谢后,君看取。流莺偏嘱付。
陌上风光浓处。忘却桃源归路。洞口水流迟,香风动,红无数。吹愁何处去。
陌上风光浓处。最是海棠风措。翠袖衬轻红,盈盈泪,怨春去。黄昏微带雨。
陌上风光浓处。自有花王为主。富艳压群芳,蜂蝶戏,燕莺语。东君都付与。
陌上风光浓处。红药一番经雨。把酒绕芳丛,花解语。劝春住。莫教容易去。
十样花。宋代。李弥逊。 陌上风光浓处。第一寒梅先吐。待得春来也,香销减,态凝伫。百花休谩妒。陌上风光浓处。繁杏枝头春聚。艳态最娇娆,堪比并,东邻女。红梅何足数。陌上风光浓处。日暖山樱红露。结子点朱唇,花谢后,君看取。流莺偏嘱付。陌上风光浓处。忘却桃源归路。洞口水流迟,香风动,红无数。吹愁何处去。陌上风光浓处。最是海棠风措。翠袖衬轻红,盈盈泪,怨春去。黄昏微带雨。陌上风光浓处。自有花王为主。富艳压群芳,蜂蝶戏,燕莺语。东君都付与。陌上风光浓处。红药一番经雨。把酒绕芳丛,花解语。劝春住。莫教容易去。
李弥逊(1085~1153)字似之,号筠西翁、筠溪居士、普现居士等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大观三年(1109)进士。高宗朝,试中书舍人,再试户部侍郎,以反对议和忤秦桧,乞归田。晚年隐连江(今属福建)西山。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,风格豪放,有《筠溪乐府》,存词80余首。 ...
李弥逊。 李弥逊(1085~1153)字似之,号筠西翁、筠溪居士、普现居士等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大观三年(1109)进士。高宗朝,试中书舍人,再试户部侍郎,以反对议和忤秦桧,乞归田。晚年隐连江(今属福建)西山。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,风格豪放,有《筠溪乐府》,存词80余首。
与国贤良夜歌二首 其一。唐代。张柬之。 柳台临新堰,楼堞相重复。窈窕凤皇姝,倾城复倾国。
江陵赠满术人。。项安世。 未赴成都先梦到,才逢蜀客便心亲。江陵一见蒲居士,似向严家访阿遵。
菩萨蛮 其三 咏榴有赠。清代。陈去病。 骄阳时节花如火。猩红一树裙儿妒。莫说柳三多。多男算是他。并刀和露剖。粒粒相思豆。端的费相思。问伊知不知。
南园叔祖生日。宋代。张镃。 当途老稚遮不住,京口屯云饥待哺。平生四海庙廊姿,八处蕃宣俱暇豫。绍兴元勋如日悬,承家有人光后先。骥行万里要老大,天公已与青松年。愚孙穷好祗林薮,日汲菊潭清酿酒。欲往寿翁道阻修,遥问长江借升斗。人间乐呈唯逍遥,蓬莱方丈非迢迢。诗成唤鹤衔将去,认取南阳卧龙处。
唐城馆中早发,寄杨使君。唐代。孟浩然。 犯霜驱晓驾,数里见唐城。旅馆归心逼,荒村客思盈。访人留后信,策蹇赴前程。欲识离魂断,长空听雁声。
题陈幼白石浪阁 其三。。范景文。 枕流与漱石,共此静观中。高阁贮云气,将无性所同。